“倏忽溫風至,因循小暑來。”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,標志著盛夏的啟幕。此時節陽光熾烈、雨水豐沛,形成獨特的 “雨熱同期” 氣象,為農作物的蓬勃生長創造了絕佳條件。
民間有諺云:“小暑不種薯,立伏不種豆。”意思就是小暑后不宜再種植紅薯,入伏后不宜再種豆類作物,強調把握農時的重要性。這與紀檢工作不謀而合,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與紀律意識培養,同樣存在關鍵 “窗口期”。唯有在問題尚處“萌芽階段”時及時介入、精準糾偏,方能防止 “小錯”演變為“大禍”,守護政治生態的 “沃土”。
借鑒小暑 “雨熱同期” 的氣候特質,應聚焦重點領域、關鍵崗位,全面開展“廉潔風險大排查”行動。如同農田架設堅固的 “防蟲網”,通過系統梳理、完善審批流程,從制度層面壓縮腐敗空間。同時,依托常態化紀律教育監督機制,引導黨員干部適應在 “聚光燈” 下履職盡責、生活起居,將廉潔內化為思想自覺。
此外,監督工作要深度融入中心工作,尤其關注黨員干部“八小時外”的社會圈、生活圈。構建全方位、無死角的監督網絡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保障,確保廉潔之光照亮每一處角落,讓腐敗問題無處遁形。(趙嫚)